不知不觉,为期六周的海外线上课程就结束了,感慨很多。
起初老师推荐海外项目就很心动,觉得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,另一方面也能学到国外的不同知识。在这里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海外学习的机会,我在最后选择了哈佛大学的项目,主要研究教育类的知识。
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来自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,经她的介绍,我们知道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学院,有许多值得了解的地方。从世界排名来看,USnew教育学排名中多次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列为第一名,QS排名一般列为第2或3名。总之,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依靠哈佛大学本身,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教育学院。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学院一般不承担教育学科的本科生教育, 而是专注于各类本科后教育, 侧重发展研究生教育, 授予各类专业硕、博士或哲学博士学位, 培养研究生层次以上的教育研究、教学和管理人才, 并进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。哈佛大学从一开始就将教育学院的发展定位在研究生教育层次, 建院伊始就称其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 (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) 。在教育学院攻读学位者通常已完成了文理学院的基础性学科学习, 进而以其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从事教育专业的研究性学习。学院除了授予教育博士和教育领导博士学位之外, 还在13个研究方向上授予硕士学位。
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即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所专业学院之一, 简称哈佛教育学院(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) , 是该校十研究生院。哈佛教育学院建院以来, 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和国内影响, 成为一所世界一流的教育学院。哈佛教育学院的使命是“培养教育领导者, 创造知识, 以提高学生的机会、成就和成功”,其院训是“学以改变世界” (Learn to Change the World) 。
哈佛教育学院是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教育学院, 涉及儿童道德发展、国际教育政策、教育组织领导、认知科学与认知发展、艺术教育等众多学科领域。仅从该院目前设置的13个硕士项目的名称 (艺术教育,教育政策与管理,高等教育,人类发展与心理学,国际教育政策,语言与识字,学与教,心智、脑与教育,干预科学与青春期辅导,学校领导,跨学科专业化学习,教师教育,技术、创新与教育) ,其学科分布之广可见一斑。
近年, 哈佛教育学院每年在读研究生数量大约为900人。从入学难度来说,相比于本科入学难于上天的入学率,哈佛教育学院的硕士入学率一般很高,特别是这种一年制的硕士,因为很多人都是工作后再去读的,通俗的说就是混一个文凭,也就被认为比较“水”,当然,国外的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都不是强调学术,主要在于专业发展和获得学位,这也是一种或许硕士学位的捷径,当然要读博士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,博士读起来还是很不容易毕业的。其实从实力上来说,哈佛教育学院实力强大和学生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,主要是因为学院吸引了大量的优秀教师,立足于哈佛的平台,这也是这类顶尖大学发展各类学科的一种优势。
本次项目,我们有两位老师为我们授课。一位是哈佛资深教授Kaia,一位是中国的助教老师Hui。哈佛教授负责讲授新知识,助教老师负责用中文解释与拓展,因此,我们不会对课程感到非常不理解。刚开始上哈佛教授课的时候,她用了纯正的美国口语,我有点不习惯,因而对课程内容不是非常理解,于是我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,将听不懂或者不理解的词语或者词组记录下来,课后整理疑问点和笔记,几堂课下来,我发现自己基本听课没有什么问题了,也习惯了英语授课,甚至还有幸与Kaia老师进行了对话。我感到很快乐很充实,因为自己的英语听力得到了提升。Kaia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,非常的友善和耐心,总是乐于解答我们的各种疑问并指导我们学习。她讲课的方式多为提问式教学,这种方式其实是与国内的教育不同的,我们国家多为灌输式教育。我认为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,灌输式教育注重效率,可以使我们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知识,但缺点是比较死板,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无趣枯燥。提问式教育注重师生的互动,即以学生为中心,老师起一定的主导作用,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培养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,缺点是一定时间内可能学不到很多知识。这种上课体验感觉其实对我们师范生来说起到了启示作用,启示我们在日后的课堂教育中要合理选择教学方式。
助教老师Hui也非常的热心,与我们互动较多,她会认真看我们每周的课堂反馈并在下一节课做出解释。在她的教导下,我们对于如何写好一篇教育论文有了新的认识,知道了论文大致要有的框架结构和正规的英文格式。非常感谢两位风格不同但都很友善的老师,为我们传道受业解惑。
在这里,我还要由衷地感谢我们的研究小组成员。组内成员均来自不同的学校,有的是研究生,有的在澳门高校学习,还有一位在赫赫有名的香港中文大学学习。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,我能感受到思维的碰撞,能感受到他们先进的认知和高超的钻研能力。我们在一起合作完成了研究报告和研究演示工作,在交流过程中都很愉快并且互相帮助,学习到了很多。
海外课程虽然结束,但是学习永不停止。在本次项目启迪下,我发现自己对于教育类的学科越来越感兴趣,想要继续学习钻研下去,那么就希望日后能有更多机会去参加一些优秀的交流项目了!